赣县区城市社区:民意“码”上提实事马上办
“真没想到,我就在手机上用微信扫一下码,上传了一个建议,影响我们群众出行的路灯损坏情况,两天就得到解决,真的做到了‘码’上提事马上办。”家住赣州赣县区城市社区居民刘大姐高兴地说。
赣县区城市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8个社区张贴有意见“码”上提二维码。群众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在线提意见。社区在线“接单”后闭环办理,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这是该区推进数字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
“码”上解忧,让群众少跑腿
“社区帮忙协调解决了大难题,现在终于不用再闻臭味、担心漏水了!”近日,赣县区城市社区高新社区居民邱先生通过扫描“有意见‘码’上提”二维码,成功解决了辖区楼栋化粪池堵塞问题,收获了居民的由衷赞誉。
据悉,居民通过扫码反映东源胜景小区污水外溢,严重影响出行。接到反映后,社区网格干部、网格长、网格员迅速抵达现场勘查,确认是污水管网老化导致下水道堵塞。社区第一时间协助居民组建微信群协商,居民们达成共同筹资维修共识。在社区协调下,专业维修团队迅速进场,短短一天便彻底解决了问题。
今年以来,赣县区城市社区实现了区级机关及18个社区赋码全覆盖,并推动其常态化、高质效运作。如今,在赣县区城市社区各处,群众都能看到二维码“台卡”,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全天候反映问题,并能及时掌握办理进度,真正实现“民意码上通”。统计显示,自该机制推出以来,已收到居民意见建议近100条,涉及环境卫生、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有效解决了诸多“急难愁盼”问题。
马上就办,让服务全天候
“‘掌上’履职,让社区工作者全天候响应成为可能,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赣县区城市社区滨江社区网格干部杜怡慧对赋码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几天前,有居民扫码反映,东延廉租房1栋251室住户每天清晨外放音乐音量过大且不关门,伴有异味,影响邻里。接到诉求后,网格干部、社区工作者立即联合物业上门核实。经沟通,两位老人理解了邻里困扰,当场承诺调低音量并关闭门窗欣赏音乐。
“码”上提,畅通的不仅是意见建议,更是社区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而且还要应得及时、全心全意,群众才会信任你。”杜怡慧说道。
社区机关工作人员也深有同感。“码”上履职打破了传统接待的时间限制,架起“数字桥梁”,使“实体联络站”与“网上联络站”互补,让群众能全天候、零距离联系身边的工作者。“这有助于社区更敏锐地捕捉群众诉求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更紧密。”赣县区城市社区党工委书记邱日玉表示。
“码”上说事,让治理更“智慧”
赣县区城市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基础,打造“数智+网格”治理新模式,畅通居民反映渠道,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近日,白鹭湾小区5区居民魏女士扫码反映家门口雨天积水严重、泥泞难行。社区接报后,立即联合物业实地勘察,当天即启动施工。施工团队仅用半天完成地面平整及水泥铺设,彻底解决了积水问题,赢得居民点赞。
“很多时候,居民反映的是‘小事’,但我们要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办好每一件让群众满意。”白鹭湾社区党委书记袁华说。
通过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基层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线下定时等待为线上全时响应,提高了群众反映问题的便捷度,探索了新形势下社区履职和常态化为民服务的新途径。
为保障“码上提、马上办”落到实处,赣县区城市社区坚持网格化推进“如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开展机关工作人员“进网格、入万家、知民情、解民忧”大走访,建立每周三“网格工作日”机制,确保下情上传、干部下沉、政策落地。让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都是调解员、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办事员、人人都是志愿者。更率先创新推出“13357”民意速办机制:1小时内完成研判、派单;3小时内社区主动联系群众、核实信息、了解需求;3天内办结一般性咨询、求助;5天内完成需协调的复杂问题;7天内解决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疑难问题。
同时,全力推广“您码上提我马上办”服务理念,让居民足不出户,“指尖”一扫,意见即达,实现随时随地“无障碍”反映、“零距离”沟通,切实提升群众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赣州政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