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务公开在行动

赣县区2022年“五型”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01-05 18:03:02

赣县区2022年“五型”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2年,赣县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深入落实省委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的战略部署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突出讲政治、践忠诚、勇担当、抓落实,扎实开展“五大”活动,一以贯之推动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始终保持对党忠诚,打造“忠诚型”政府

(一)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每月学习日”和“第一议题”,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每月开展全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知识考试,引领全区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对标省、市要求,结合赣县实际情况,相继制定出台了《赣县区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赣县区稳经济促发展保就业若干措施》等一系列细化举措,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二、持续激发创新动能,打造“创新型”政府

(一)打造更多赣县经验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大力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了一批改革创新先进典型。老旧小区改造“赣县经验”在全国推广,省内外党政考察团参观学习上百余次;安全防范“铁三角”工作模式和“八项”运行机制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刊登并推广;“客家围”半静态防疫模式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全市推广;赣州高新区“一区三园”改革获市级批复;全市粮食生产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松材线虫病防控、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等一系列现场会在赣县区召开,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2021年度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荣获全省二等奖;普惠金融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市场化招商改革走在省市前列。

(二)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全区国家级科创平台达12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22个,形成了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两院四中心”创新平台集群,成为全市科技赋能行动“主战场”;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成功入选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诚正稀土、全标生物获批省级专家工作站;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59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成功设立全市首支科技创投基金,助推20项科技成果转化。

、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担当型”政府

(一)在促进经济跃升上勇担当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赣县区扎实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落地见效,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第一方阵。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44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位居全省第8、全市第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8亿元,总量居全市第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位居全省第9、全市第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1%,增速位居全省第15、全市第10;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9.70亿元,同比增长9.9%,位居全市第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增速位居全市第1。

(二)在推进项目建设担当。深入开展“项目大推进”活动,树立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创新“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项目推进成效显著。截至目前,3个省重点项目、40个省大中型项目、92个市调度“八大行动”项目已全部开工,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24.79%、117.27%、111.04%。争资争项全市领先,85个专项债项目进入国家储备库,全市排名第1;成功发行全省首单县城新型城镇化企业债券7.3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创历史新高,居全市第3;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实现翻番,居全市第4;争取政策性开放性基金居全市排名第4。项目储备后劲增强,通过省级评审2023年专项债项目59个,居全市第1;债券需求87.43亿元,居全市第3;省重点项目、省大中型项目、“八大行动”项目方面项目数、投资额实现明显增长。在2021年全市“项目大会战”流动现场会评比取得第4的历史最好成绩。

(三)在推动中心工作担当。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1-10月,完成工业营业收入347.72亿元,同比增长23.1%;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总数达到142家;列入市级重点调度项目25个,开工率100%,排全市第1;腾远钴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实现本土上市企业“零的突破”;稀土磁材产能达3.2万吨,成为国内主要磁材生产基地,钴金属产能达6万吨,成为世界最大钴产品生产基地。数字经济实现新发展。新增完成企业上云642家,新建5G基站447个;“双千兆”网络设备改造升级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赣州易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5G+工业视觉智能检测云平台等一批项目平台成为深度上云示范典型案例。农业发展提质提效,早稻、晚稻种植面积超额完成,蔬菜产量、生猪存栏数稳步增长;甜叶菊、湖羊、特种水产品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增富硒农产品认证24个,新增5家生产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现代服务业迈上新台阶,首个城市商业综合体星州润达开业运营,星乐园、蜜月岛、会仙谷成为新一批网红打卡地;海铁物流中心、海外仓等项目全面竣工;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增幅居全市第2;累计接待游客684.5万人次,旅游收入54.73亿元。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成功举办全市“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现场会,第二季度全市城市管理考核列全市第1。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美丽赣州建设扎实推进,空气质量水平稳居中心城区第1,PM2.5平均浓度进入全省前20名。

、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打造“服务型”政府

(一)着力打响“赣快办”“高兴办”营商环境品牌对标“大湾区能做到。我们也要能做到”要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把服务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五上”企业大帮扶百日攻坚活动,收集企业诉求342件,解决率达80%。在全市率先推进惠企政策兑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上线惠企政策73项,兑现资金3.38亿元;在全市创新探索“中标贷”融资服务,已办理7笔600万元。启动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办事专区,涉及事项全部进驻大厅,项目前期时长压缩至3个月,建筑许可审批平均时限压缩至3.5个工作日;推进“一照通办”改革,实现企业开办“0.5天零成本”。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考评中位列全省第4,全市第1。

(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组建区行政服务数据管理局,设立全市首个“市县同权”专窗,承接市级“下沉”审批权限108项;成立赣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承接省市赋权事项81个,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建成“赣服通”赣县分厅4.0,实现1257个事项“掌上办”,210个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深入推进“四减一优化”专项行动,减环节185个,简材料58项,压时限196个。全面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打造帮办代办“小赣事”品牌。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全年累计公开政府信息28500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12345政务热线功能,开展“区长热线日”,办理工单10618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7%。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全区民生支出37.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8%。新增城镇就业432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17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298个,7个站点被评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站点。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新增上学座位3000余个、托育托位500余个,江西师大附中赣江院分校顺利开学,对赣县乃至赣州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扎实推进“平安赣县”建设,建成3个标准化快警驿站和80个智慧安防小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建成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固定核酸检测基地并高分通过。

、始终保持过硬作风打造“过硬型”政府

(一)强化作风建设。持续精文减会,文件数量同比减少11%,会议数量压减12%。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问题,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推动形成改进作风、大抓快干、狠抓落实浓厚氛围。

(二)强化激励引导。“五大”活动、乡村振兴、政企人才交流、抗洪救灾等方面及时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业、乡镇挂职锻炼,不断增强过硬本领。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三)强化督导检查。累计共完成各类批交办事项督查390余件次,办结率达100%。重点围绕市委“八大行动”、区委“五大”活动、“五型”政府建设、项目建设、乡村振兴、防汛抗旱等工作开展督查督办,及时协调处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在线访谈
智能问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