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赣县区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工作主线,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在建强组织、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提升组织力,让新时代党组织、工会组织做到“一呼百应”
“在路上跑了一天了,又热又累,好在沿街这么多地方能落脚休息,空闲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真是太好了。”在赣县区城市社区广场社区“红色驿站”内,一位刚送完餐的外卖小哥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欣慰地说道。
据悉,赣县区秉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的理念,赣县区城市社区党组织与该区总工会形成合力,对现有党群工作体制进行有机整合,将城区工会服务区域划分为18个网格,按照“1+1+N”模式深入开展“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即每个城市网格指定1名工会领导、1名工会干部+N名社区工作者,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制,确保工会工作全覆盖。通过网格化全覆盖、铁脚板摸底数、敲门行动问需求等方式,全面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和期望,为不断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归属感,赣县区城市社区一方面精准把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共享”城市温度,感受城市温暖。“我们把辖区内的企业、社会组织、网格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等全部纳入各网格,吸纳民警、医护、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加入网格党小组,有了这些力量,我们有了更多优势为群众服务。”赣县区城市社区综合治理办工作人员介绍说道。近年来,赣县区在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机制,要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报到社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号召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业态群体党员主动亮身份,配合社区开展安全巡查等工作,基层治理力量日益壮大,基层服务质效日益提升。
增强服务力,让居民群众做到“有求必应”
“前阵子这个路灯都不亮,到了晚上老人出门很不方便。现在路灯修好了,走到哪都很亮堂,晚饭后老人可以出来散散步、跳跳舞,真的很感谢社区又为我们做了件好事!”近日,赣县区城市社区高新社区居民谢先生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赣县区东源胜景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且无物业管理,年久失修导致路灯闪烁不定、昏暗不明。在接到居民反馈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在职党员志愿者当即赶往现场对路灯进行检查,经过维修,昏暗的路灯重新亮了起来,居民们笑逐颜开,纷纷为此点赞。路灯修好后,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更为居民夜间出行提供了方便,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赣县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一轴五联”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整合共建网格单位、在职党员、退役军人等力量,落实落细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3000余名在职党员、共建网格单位通过开展“社区夜话”、座谈会、上户走访等形式,收集小区问题,以“三单工作法”为社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共600余件。
凝聚向心力,让党群干群关系做到“心心相印”
“咱们先把楼道清理干净!”一声号召,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拿着扫帚认真清扫楼道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一点灰尘;有的拿着抹布仔细擦拭楼梯扶手,让其焕然一新。小区的公共区域里,志愿者们更是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有的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有的合力清理堆积的杂物,还有的专注地铲除墙上的小广告。在赣县区,每逢扮靓周四“益”起来志愿服务日,志愿者们一早就到社区集合,轮流去小区内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
据了解,赣县区充分利用在职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群体,集中安排志愿者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各个小区进行定期开展扮靓周四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冲锋在前”,不怕脏、不怕累,齐心协力,为小区的整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群众的需求就是志愿服务的方向,哪里的卫生需要打扫,志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赣县区城市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小区卫生整治的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一点一滴的付出,不仅让小区焕发出新的光彩,也让党群干群关系贴得更紧。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化建设,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服务提标、治理提效,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赣县区城市社区党建办有关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