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临时救助
临时救助是指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由政府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二、临时救助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一)坚持应救尽救,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救助。
(二)坚持适度救助,统筹需要和可能,救助标准应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坚持公开公正,做到政策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四)坚持制度衔接,加强各项救助、保障制度的衔接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五)坚持资源统筹,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有机结合。
(六)坚持高效便捷,畅通申请渠道,优化办理程序,强化救急功能,保障受助及时。
三、救助程序有哪些
(一)申请、受理。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并授权核对,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收入、财产、支出等状况,由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城区管委会进行受理。
(二)调查、核对。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等方式,对申请人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支出等状况进行调查核实。
(三)审核、审批。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城区管委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救助对象身份认定的公开公示、审核确认,并及时告知申请人,符合条件的认定结果进行长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