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招商引资>政策法规

扩大有效投资丨关于2023年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

访问量:

赣县办发〔2023〕2号



中共赣州市赣县区委办公室  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关于2023年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扎实做好2023年全区扩大开放经济工作,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五大”活动为抓手,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大力推进招大引强、积极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在拼经济、拼发展、拼招商上下功夫,切实推进我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目标任务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新增长。力争完成实际利用内资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8.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同比增长50%左右,外贸出口量稳质提升。
    (二)招大引强实现新提升。力争全年签约项目80个以上,其中工业超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数字经济项目20个以上,签约资金5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5020”项目10个以上,其中“50”项目4个,力争100亿元项目2个以上,实现首位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
    (三)项目落地实现新成效。力争纳入2023年市调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注册、开工、投产、进资率分别达到98%、75%、50%、35%以上,2022年市调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注册、开工、投产、进资率分别达到100%、90%、70%、55%以上。2022年签约项目纳入内资统计占比达2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持续推进“全民大招商”,浓厚招商工作氛围
    1.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区领导和各招商引资考评单位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落实带头招商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招商”原则,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抓好本行业、本领域项目招引。其中商务局、高新区招商局牵头负责工业项目,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乡村振兴项目,文广新旅局牵头负责文旅项目,卫健委牵头负责康养项目,交通局牵头负责商贸物流类项目,金融服务中心负责金融类项目,发改委牵头负责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类项目,财政局牵头负责总部经济类项目,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项目洽谈初审落地工作。
    2.进一步完善机制。继续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通报制度。组建项目研判组,每周安排半天开放口集中办公日,梳理项目信息,研判相关工作。优化评审机制,实行每月中旬分口初审,下旬集中评审,实现项目快速遴选、快速决策、快速落地、快速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从项目对接、签约、开工、投产到后期跟踪服务的“招、落、服”一体化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项目大会战”,落实每两月举行一次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每季举行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实现项目“成熟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推行简易招商法,调动全区力量参与招商引资,掀起全民大招商新热潮。
    3.进一步强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培训力度,系统培训好招商引资专业人员,每季度开展一次牵头单位招商引资座谈交流会。修订完善“中国稀金谷”招商宣传片和“中国稀金谷”产业招商政策。充分利用赣县宣传、赣县商务等公众号、赣县融媒体、抖音等现代媒体及时推介招商环境、报道招商动态,提升招商宣传热度和频度,进一步搅动思想、提振精神、鼓舞干劲,凝聚“人人抓招商、人人议招商、人人忙招商”强大合力。
    4.进一步开展招商活动。充分发挥长三角、东莞、深圳等赣县驻外商会的力量开展招商活动,搜集信息;积极开展“三请三回”、“三企入赣”、“粤企入赣”等活动;组织参加省市节会招商活动,在大湾区或长三角等重点城市举办2场以上专题招商推介会,持续组织“中国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把我区打造成该会永久性会址。开展招商引资“三比三看”活动,通过开展“比外出频次,看工作热度;比签约质量,看拼抢力度;比项目进展,看推进速度”活动,在全区上下掀起招商比学赶超工作热潮。
    (二)持续聚焦产业招商,加快蓄积发展动能
    1.突出首位产业。突出四条产业链招商。稀土产业链以规模较大(总投资10亿元以上,固投3亿元以上)的高性能磁材等功能性材料、永磁电机项目为主,钨产业链以(总投资3亿元以上,固投5000万元以上)钨粉、钨钢、钨基合金棒材类、硬质合金、刀钻具项目为主。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以规模较大(总投资20亿元以上,固投5亿元以上)的锂电二阶材料、锂电一阶材料、三元材料、三元前驱体等新能源材料产业项目为主。先进智能装备产业链以进口替代、行业技术领先且规模较大(总投资5亿元以上,固投1亿元以上)的智能装备项目为主。
    2.突出永磁电机。全面梳理各类永磁电机行业头部企业,成立6支电机小分队对接跟进,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伺服电机、通用电机、白色家电微电机等方向强攻猛攻,全力招引国内外永磁电机行业头部企业及配套项目,力争引进电机项目10个以上,力争1年内实现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满园”。
    3.突出完善配套。紧盯龙头企业上下游和供应链缺失环节,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对首位产业的产品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开展招商。
    4.突出补齐短板。重点围绕商贸消费、数字经济、智慧物流仓储、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旅游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绿色低碳生态等服务业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农旅类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促进乡村振兴和现代服务业繁荣,补齐发展短板。
    (三)持续优化招商方式,拓宽招商工作思路
    1.完善专业招商。组建17支专业招商队,其中4支首位产业招商队,2支科技招商引智队,6支电机专业招商队,各2支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振兴产业招商队,1支数字经济招商队,围绕各自主攻方向,精准招商,实行“五个一”机制,即:一支队伍、一名带队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服务单位、一套工作措施,推进各项产业招商,各小分队每月须外出招商1次,每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首位产业招商队需完成“5020”项目1个以上。
    2.鼓励以商招商。引导现有企业发挥市场、技术、人脉等各种优势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靠大联强,做大做强。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宣传推介我区投资环境,吸引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来区投资,年终奖励一批以商招商先进企业或个人。
    3.优化驻点招商。配优配强招商队伍,精选一批优秀的年轻后备干部由区委组织部联合区扩大开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一年以上脱岗招商锻炼。深化实施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招商引智,驻点收集项目和人才信息,跟踪意向项目。驻点招商队每月须上报亿元以上意向项目信息3条以上,驻点时间15天以上,每队全年完成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首位产业项目1个和亿元以上永磁电机及产业配套项目1个。
    4.加强资本招商。充分用好现有基金,加快设立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基金、力合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壮大基金规模,通过参股、并购等形式吸引好项目落地,支持区内资本与外埠资本合作,推动项目落地,鼓励园区企业通过企业上市、参股控股、兼并收购、人才科技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合作,扩能裂变。
    5.开展市场化招商。完善市场化招商政策,推进与中国电工学会、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外埠商会等各类商协会、社会团体组织、投资机构的对接合作,新聘请一批招商顾问,成立赣州稀金招商服务公司,推进高新区与和君咨询等机构合作,成立招商咨询、服务公司。通过招商服务公司加强与重点区域第三方机构合作,形成“政府+企业”的招商合力。发挥好现有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作用,引进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微企业入驻。探索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建设离岸中心,承接孵化优质项目,推动项目成长落地。
    6.推进科技招商。持续借力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两院四中心”,加强与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动对接,网络连接一批科研力量和项目,吸引承接一批科研成果在我区转化。深化与深圳高新区合作,有效承接一批大湾区产业项目转移。
    7.探索国际招商。拓展RCEP和“一带一路”区域市场,借助赣州国际陆港和中欧班列的优势地位和欧洲产业转移的契机,举办或参加海外招商会,构建全渠道信息流,以全球视野拓宽“朋友圈”,引进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补齐外资进资短板。
    8.强化楼宇招商。围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科技金融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招引行业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新增和培育1个“十亿元楼”,2个“亿元楼”,3个特色楼宇,形成高质量楼宇“雁阵”。                                                                                                                      
    (四)持续扩大开放,全面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1.持续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1)扩增量。扎实开展外资招商,积极引进一批配套型、服务型、延链型外资产业项目;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境外融资、再投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和效益。全年至少引进1个现汇进资1500万美元以上或者2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在资源类、地产类以及服务业外资项目现汇进资上取得突破。对每个新引进和扩产增资外资项目现汇每进资100万美元,奖励给引进单位5000元工作经费。
    (2)做变量。拓宽工作思路,发展外资外贸新业态,培育一批“买全球、卖全球”跨境贸易型企业,培植出口增量。鼓励企业发展跨境电商拓展市场,增强外贸发展后劲。
    (3)挖存量。培育推动现有外资外贸企业增存量,加快推进澳丽尔、超越电子等重点外贸企业扩规增资,加大产品出口。
    2.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组织出口企业通过国内消费品展会、产销对接会、开设直营店等方式,拓展内销市场。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等境内外各类经贸展销活动,加强域外合作交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自营进出口率,扩大出口。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思路,稳定对外投资,稳固外经贸工作基础,引导区内企业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对接RCEP规则,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响“赣快办、高兴办”营商品牌
    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专项行动,比肩“大湾区营商环境”,按照“与大湾区无差别”要求,提升审批效能,优化政务服务,强化数字赋能,优化项目研判落地机制,按照“谁引进、谁服务”原则,强化项目服务力量,优化项目安商服务机制和招商引资政策兑现机制,持续开展五上企业大帮扶活动,促成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建的快、发展好”,打响“赣快办、高兴办”营商品牌,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责任落实。各招商单位(乡镇)要主动担当、落实责任,主要领导要带头发扬“五皮”精神抓招商、亲自对接、亲自洽谈、亲自协调,全力推进招商工作。拿出至少一半时间招商引资,原则上区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外出招商1次,每月召开1次招商引资调度会,并视项目情况邀请挂点市领导推进招商,每年至少带队外出举办2次招商引资推介会。其他区领导和各招商责任单位一把手每两月至少外出招商1次,各产业和专业招商队每月至少外出一次,并在每周五前报送项目信息和工作开展情况,区开放办要每周梳理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组织专班研判,并视项目质量明确跟踪洽谈目标,调整充实好人员队伍跟进对接。
    (二)加强经费保障。给有招商任务的区领导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给17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安排20万元招商经费,先期先拨付15万,后期5万元与工作绩效挂钩,完成任务再拨付;给每个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经费30万元(不含房屋租金,房屋租金按季度据实拨付),每月拨付2万元,剩余6万元与工作绩效挂钩,完成任务再拨付。除专业招商队之外的非专业招商队安排3万元招商经费,先期先拨付2万,剩余1万元完成任务后拨付,如引进的项目达到或超过专业招商队的任务,在项目开工后奖励一定的工作经费。鼓励乡镇招商,对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产生的地方实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兑现奖励资金后剩余实得部分的50%奖励项目引进乡镇,连续奖励五年,发展壮大乡镇经济。招商引资经费实行专账管理,各单位(乡镇)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相关要求,商务接待做到务实高效、厉行节约,接待标准按规定执行。
    (三)定期调度督办。加强对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督导协调,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考评。各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引资责任单位(乡镇)要指定一名联络员于每周五和每月20日前将本单位(乡镇)当月招商引资外出、项目签约进资情况报送给区开放办(区商务局)。一月一调度:每个产业组分管领导每个月对各招商队上报信息、引进项目、外出招商等情况进行一次调度;一季一排名:每季度对全区亿元以上项目的签约、注册、进资、开工(开业)、投产及领导外出招商等情况进行督办排名通报,区党政主要领导对各组招商成效进行一次调度;年终总考评:年终考核结果纳入全区年度综合考评,评定优秀、达标、不达标队。
    (四)强化考核考评。完善招商考核办法,优化招商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差异化考核。每季对签约重大项目的招商小分队和责任单位(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零进展的招商小分队和责任单位进行表态发言,列入工作大比武扣分项。年终对招商引资和安商服务贡献突出的集体和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通报及奖励,评选一批招商标兵、安商标兵给予奖励。奖励办法见《赣县区扩大开放经济工作有关规则》(赣县开放发〔2022〕1号)。


    附件: 1.赣县区(赣州高新区)首位产业招商工作任务安排表
          2.赣县区(赣州高新区)电机专业招商小分队分工安排表
          3.赣县区乡村振兴产业招商工作任务安排表
          4.赣县区现代服务业招商工作任务安排表
          5.2023年赣县区全民招商安商工作任务安排表
          6.2023年全区招商引资活动安排表
          7.赣县区(赣州高新区)招商考察十条
          8.赣县区(赣州高新区)招商政策十条(摘要)



中共赣州市赣县区委办公室   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2023年2月28日


赣县办发〔2023〕2号 2023年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