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关于印发《2023年赣州市赣县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访问量: 下载文件

关于印发《2023年赣州市赣县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实施好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现将《2023年赣州市赣县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赣州市赣县区农业农村局

                                20231018

2023年赣州市赣县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农规计字〔202316号)和《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赣州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市农字〔202346号)文件要求,2023年我区继续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工作为实施好全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等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区总目标要求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组织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行好促转化、推技术、做示范等公益性职能,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发展,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方法,集成组装先进技术模式,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实施原则

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中心工作,聚焦粮油作物提单产综合施策,强化履行公益性职责,提升体系支撑中心工作的效能。以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系统推进、融合发展,注重项目任务组织落实的质量和助力产业发展的成效。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推进体系机制创新试点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探索,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三)年度目标

全区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支撑服务“三农”工作作用不断增强,在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生猪稳产保供、农药残留治理和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成效突出。对全区1/3以上基层农技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遴选骨干人才参加省级培训;全区建设2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达100%推介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科技展示基地开展2(场)次以上的年度主推技术展示示范活动;遴选10名科技指导员、50科技示范户对接指导服务;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招录“三定向”生6

二、实施内容

项目实施主要支持以下工作:外聘技术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为农业科技示范户提供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以及提供农(兽)药、化肥、饲料等;为示范基地提供农(兽)药、化肥、饲料、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采取现代化推广方式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统筹兼顾所在地农垦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育和农技指导员的异地培训工作;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等。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责履行,全面支撑稳粮保供、应对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落实。建立公益性推广机构与经营性组织融合发展的对接平台和路径,拓展农技推广服务供应链促进农技人员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开阔视野、提升服务能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全程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二)支撑稳产保供任务落实。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要求,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发布和试验示范、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技术培训、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强化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责履行。

(三)稳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培养机制,持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今年我区继续通过“三定向”的方式招录6名定向培养生进入我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大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力度,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对全区1/3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集中培训;选派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参加市级、级组织的培训;区级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分产业、分层次、分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实施乡村振兴青年农技人员“培基”行动,对定向毕业生等青年农技人员开展精准培育,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完善农技人员绩效评价,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对长期扎根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在职务晋级、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

(四)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管护、存储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牵头建设区域性农技推广组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引导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规范作业标准,特别是农机手技术服务标准等,集成综合技术方案,不断提高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投入品精量施用等科技服务水平。

(五)加强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区建设2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统一树立标牌,明确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健全基地档案,自建、租用类基地要有品种展示和技术示范实施方案,合作类基地要与基地主体签订品种展示和技术示范协议。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支撑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遴选科技示范户,加强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应用展示示范,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

(六)开展主推技术展示示范活动主推技术重点围绕稳粮保供等重点任务落实,遴选10名科技指导员、50户科技示范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组建技术指导团队,结合农时农事深入乡镇村组和种养大户中,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和现场观摩,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各乡镇要将年度主推技术的方案、明白纸、照片、工作总结等资料,于1130日前报区农业农村局科教股,电话0797-4449038,邮箱:gxnljkjnjz@sina.com

(七)提高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持续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围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重要农时和防灾减灾技术服务等重点任务,引导农技人员、科研专家、特聘农技员等开展线上指导服务。积极引导农技人员参与平台技术问答、农情预测预警、市场信息分析等多种类型服务,农技人员回答问题情况将作为绩效评价重要指标

四、部门职责及分工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由局科教股、种植业管理股植保植检和土壤肥料站、生态站、畜牧站、农机站和区果业发展服务中心及各乡镇参与实施。

局科教股牵头负责组织、联络工作,制订实施方案、基地建设、人员培训、材料收集、总结上报等;种植业管理股负责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植保植检和土壤肥料站负责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生态站负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方面的材料汇总、畜牧站负责南方湖羊高床建设规范及规模化养殖技术、农机站负责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应用与推广等;区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果业产业技术推广、材料汇总等。

五、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总资金40.73万元,具体为:

1.外聘技术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1.5万元。

2.农业科技示范30万元。为农业科技示范户提供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以及提供农()药、化肥、饲料等;为示范基地提供农()药、化肥、饲料、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采取现代化推广方式以及组织展示活动。

3.基层农技员培训、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9.23万元。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宗健任组长,丁小春任副组长,局属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二)、加强绩效考评。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构建全过程一体化、线上线下联动逐级负责的绩效管理机制。2023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继续与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高质量发展考核挂钩。

(三)、加强总结宣传。各地要充分挖掘做法和经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通过现场观摩、典型交流等方式和网络、报纸、电视等渠道进行推介宣传。注重宣传在保障农业生产、带动产业发展中涌现的典型农技人员和事迹,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农技推广工作的良好氛围。

                                 

赣州市赣县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31018印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