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区持续推进认真落实省、市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双“一号工程”工作部署,加快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全面提升,持续增强政务服务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创造潜能,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以服务带动营商环境提升。
一、工作推进机制完善。一是坚持高标准实施。起草了《赣州市赣县区2024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提出了5个发展目标、4项保障措施、4项行动举措,明确了15条具体措施、2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及各项措施责任单位。二是坚持以考促优。起草了《2024年数字经济考核细则(季度)》,对区数字经济考核单位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全力抓好数字经济工作。在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我区“数字经济发展”考核指标排名全市第二。
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一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增建设5G基站203个,累计建设1493个,每万人拥有基站数24个,新增千兆用户11009户,累计52720户。推动乡镇以上千兆无源光网络规模部署,完成“双千兆”网络设备改造升级,19个乡镇已全部部署XGPON,XGPON端口总数1088个,平均每乡镇配置端口约60个,已实现乡镇本部的整体覆盖。二是现代农业数字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网追溯”,已入网备案187家,“四必链”信息完整率均达36.9%,超额完成省级下发的任务,全年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累计出具497092张。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支持衬衫老罗直播电商产业园、中科华祥新材料年产5000吨高性能永磁材料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获批市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赣县区衬衫老罗5G数字化直播电商产业园的项目建设中,2024年5月15日,衬衫老罗赣县区线下体验交付旗舰店(全国首店)正式开业,目前园区内电商中心及休息楼正在准备报建。江西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恒创睿能项目1#、2#车间已完成,其他主体正在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0亿元,年纳税约4000万元。赣州智创公路港物流园项目已完成仓储、分拣、农资配送区、农副产品配送区、专线物流配送区、冷链配送区等功能区的建设,正在采购安装物流作业设备和搭建县域物流配送信息平台。
三、数字产业持续加强。一是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产业聚集产业发展。2024年1-4月份,聚集区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3.18亿元,实现营收37.13亿元,利润7620.3万元。其中磁性材料核心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0.03亿元、营收23亿元、利润5776.5万元。二是加快推进锂电产业发展。全区已形成钴精矿—钴盐中间体—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的钴精矿加工产业链、处理废旧电池回收生产钴盐、镍盐、锂盐、三元前驱体的2条产业链体系,成为国内最大的钴产品生产基地,引领锂电新能源产业新赛道。截至目前,新引进恒创睿能、神州通互易科技等新能源材料生产企业,27家规上企业营收29.24亿元,同比增长13.91%。
三是数字企业资金申报情况。支持嘉园磁电申报市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奖励资金,支持粤磁稀土、兮泓永磁等5个项目申报省级数字经济财政资金,企业已于6月4日、5日完成市级组织的专家评审,市级将于6月26日至粤磁稀土、兮泓永磁、康晋电气、浩金欧博企业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四是网络零售总额稳步增长。1-4月份我区网络零售总额达3.97亿元,排名全市第8,同比增长24.18%,增幅排名全市第11,其中江西省谦许服饰有限公司在赣州市2024年1-4月企业榜、店铺榜TOP10排名双第1,旗下“衬衫老罗”服装品牌入选2023年全省十大网货品牌。赣州新欧尚商贸有限公司获批2023-2024年度赣州市电商示范企业。
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一是持续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1-5月新增上云企业84家(位列全市第9),2022年以来上云数累计达到2100家,打造了一批深度上云企业,如珐玛珈建立了5G+工业视觉智能检测云平台,腾远钴业部署了私有云,实现了公司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系统与设备间的集成、设备与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二是聚力推动企业数智转型。全标生物、欧博申报省级“数字领航”企业,已经通过市级初评并提交到省厅。组织国创稀金、镝铒等企业申报首版次软件,已经通过市级初评并提交到省厅。四是推动产业大脑建设。协助钨与稀土研究院完成产业大脑揭榜挂帅前期调研,目前以赣县区政府为揭榜主体完成稀土产业大脑揭榜挂帅材料的申报。三是推动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江西稀土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专家深入园区开展数字化调研,重点走访了粤磁、稀土友力、腾远钴业、寒锐、欧博、超越、康晋、全标、华茂等数字化水平较高、数字化转型意愿强企业。对于目前数字化水平不高,但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如谦许、南方水泥、汉驱等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数字化转型思路,督促其开展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工作。截至目前,20家有数字化转型意愿的企业纳入入企诊断企业清单,其中8家企业有提档升级意愿(即通过升级改造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10家企业列入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库,未来将面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企业,全力打造“数字领航”企业,“小灯塔”企业、“数智工厂”标杆示范。四是持续开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对接。我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了1批次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产品清单”征集工作,累计征集“机会清单”“产品清单”16个,已纳入市级“机会清单”3个、“产品清单”3个。
五、数字化治理能力优化。一是深入开展数据共享工作。推进我区数据共享“一目录三清单”工作,本地数据目录挂接完成率100%、本地数据资源及时更新率100%,排名均居全市前列。积极推进“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工作,今年4月份提交了赣县区纳入全省第二批县(市、区)开展“一表同享”改革试点的申请,5月23日江西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批复了包括我们赣县区在内的20个县(市、区)作为改革试点。获批后我区积极推动“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深入到第一批改革试点县(市、区)学习调研,草拟《赣县区开展整治“数字形式主义”推进“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专班,制定工作计划,并于6月18日召开了推动“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及业务培训会。二是持续完善“赣服通”功能。全面对标省市相关要求,配合省市完成赣服通6.0升级,不断完善“赣服通”赣县分厅功能应用。截至目前,“赣服通”赣县分厅用户注册数已达25.99万人,分厅访问量达340.06万人次。升级改造了远程视频勘探平台、帮办代办平台。创新推出“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一件事一次办,实现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全程网办”,截至目前,实现线上申请办件共262件。三是提升赣政通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我区“赣政通”县、乡、村三级政务组织架构,做好“赣政通”信息动态更新工作,根据各单位实际,及时调整部门架构,动态更新新增、调出及退休人员信息,挖掘“建档立卡脱贫户证明开具”以及“贫困生证明开具”特色应用场景,推行“前店后厂”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事项“赣服通”前端受理,“赣政通”后端办理,推进“赣政通”协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