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文广新旅局 > 计划总结 > 计划总结

赣县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访问量:

赣县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赣县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作用,从小处入手,从实处做起,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将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一)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赣县区幅员面积2993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2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5.2万人,现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国家二级博物馆 (江西客家博物院)1个、影剧院1家,全区19个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302个行政村(社区)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90%以上,农家书屋276个,村级文体广场252个,实现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行政村广播老化设备设施得到全面更新,全区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光缆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网内有线电视总用户2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超过98%。

(二)提升完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

投入316.5万余元,建成了赣县区新影剧院;投入716万元,建成了赣县区图书馆新馆;2012年以来,区财政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设了江西客家博物院3个展厅,完成了将军堂、进士堂、文昌阁、名宦园、乡贤园、宗师园、状元园、孺子园、耕读园、乡熏园、齐家园、功德园的建设;2016年引进深圳橙天嘉禾电影公司兴建了赣县区橙天欢乐电影城,填补了我区没有数字影院的空白,2019年新引进的第二家数字影院赣县区嘉莱国际影城开业,丰富了城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

在完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为抓手,认真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功能拓展。2016年以来,实际使用中央、省、市、区级财政资金4047.5915万元,为全区30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补充了价值2万元的文化器材和广播器材等硬件设备/村(社区),新建、扩建了一批村级文体广场,改建、扩建了一批功能不完善的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合进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进程,实现村级宣传文化阵地资源共享;投入25万元资金,在吉埠镇大溪村试点建设视播一体村级应急广播系统,覆盖了全村14个自然村,真正实现了“耳目+喉舌”的创新宣传方式,下一步将在现有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基础上,加大智能化、自动化、可升级、可扩容的村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度。

(四)加强红色遗址保护利用

赣县区现有革命旧址旧居27处,如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赣县第一、二、三、四次党代会旧址等。2014年以来,赣县区积极申报苏区项目,共申报国家文物专项保护项目13个,共计项目资金1900万元,其中8个维修项目已竣工通过验收,3个项目竣工等待验收,维修中严格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尽可能恢复历史原貌,不使用现代材料。为了更好地保护革命文物,赣县区已将3处革命文物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赣县区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分年逐批将剩余的14处革命文物进行项目申报,计划2019年申报2处,2020年申报5处,2021年申报5处,2022年申报2处。目前维修方案已完成7处,后期还将注重革命文物的展示利用,发挥好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

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

赣县区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依托基本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广场文化、假日文化和各类文艺调演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将主流文化送到群众身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群众心中。

1、“三馆一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开放。

一是城区文化馆、图书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今年春节期间文化馆开展各类文艺调演、群文活动13场,区图书馆开展各类展览和主题活动5次。疫情防控期间,“三馆一站”均按照上级要求,暂停开放了一段时间,重新开放以后,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专门为盲人开展了读一本好书阅读活动,协助市纪检委、市图书馆举办“清风寄语·家书话廉”系列活动,线上开展了“抗‘役’之战·与我童行”为主题的庆祝“六一”儿童节小画家绘画比赛,庆祝建党99周年的“探索红色文化”述说共产党人故事图片展。二是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区文化馆与市文化馆、吉埠镇政府等共同承办了“2020年吉埠镇吉埠村春晚”,王母渡镇大陂村文明实践站开展 “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迎新春文艺演出等基层群文活动。

2、精心组织群文活动。

2020年,参加市级以上群文活动调演8场,全区上半年共举办各类群文活动16场,惠及民众10余万人。一方面,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组织区电影公司开展送电影下乡,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483场,组织区民俗歌舞演艺有限公司开展送戏下乡,上半年已完成53场。另一方面,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组织基层群众开展了70周年庆祝、“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如吉埠镇综合文化站依托大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了“壮丽七十载 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暨“党旗引领,五星创评”颁奖典礼、韩坊镇举办了《祖国不会忘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赣县区“原乡情”公益演出等自办文体活动。

3、认真开展精品创作。

近年来,赣县区精心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河戏的保护性传承,东河戏目连剧中折子戏《思凡》在“江西省汤显祖戏剧节·传统经典剧目折子戏”大赛中进入决赛,填补了东河戏多年不曾参加专业比赛的空白。采茶小戏《一盆腊梅》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采茶小戏《上栋梁》参加第七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和“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采茶小戏调演,东河戏《白蛇传·游湖》参加2019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东河戏——《抢伞》入选2020年戏曲百戏 (昆山 )盛典。

4、大力推进全民阅读。

一是组织全民阅读活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书香赣鄱”全民阅读暨“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激发市民的读书热情,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区图书馆组织开展了迎新年“读经典、学新知”诗文朗诵会、“爱阅读、爱阅赣版书”新书推介会等馆内全民阅读活动;二是疫情防控期间创新全民阅读,赣县区图书馆积极响应数字阅读行业战“疫”倡议,满足广大读者在家体验中华文化、学习艺术知识,注册申请使用了读联体·数字共享阅读服务平台,为读者们带来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上线了易阅通“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库、《CNKI群艺学堂》等电子阅读资源,在微信公众号上线了“超星读书”读书小程序,开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线上学习互动,组织了“书香悦读 智赢战疫”红包答题线上活动、“全民阅读,向抗疫英雄致敬”主题的优秀抗疫作品朗诵活动,端午期间在赣县区图书馆“博看有声”听书平台上举办了“趣听‘声’活 悦享每刻”听书有奖答题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进一步开展19个乡镇的图书馆分馆提档升级,2020年投入76万元,由区图书馆增配图书、器材等,助力乡镇分馆建设。四是建设24小时城市书屋。在赣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赣县智慧图书馆,现正在安装书架和布置场所,计划9月中旬开放运行;是在全区276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及时更新出版物和推广数字农家书屋,每年按计划更新价值1400元的图书和600元的报刊/村,组织各农家书屋宣传推广赣州市图书馆建设的数字农家书屋,积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爱心人士捐献图书、阅读桌椅等,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档次等级;六是加强对农家书屋开放的规范性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全年开展“铁将军把门”问题整改,目前各农家书屋均能保持每周20小时开放时间,同时联合区残联对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的岗位履职能力开展督查,对履职不力的7名残疾人管理员予以1人辞退和6人换岗,对保留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培训班和不定期检查。

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要确保为群众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离不开一个多层级、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过努力,赣县区现已基本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多层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1、公共文化发展资金投入情况

中央按照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万元/站/年的标准每年下拨了57万元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维护;2016年以来,中央、省、市、区级财政计划补助拨付资金4151.0215万元,用于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央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421.92万元、提前下达2020年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行政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奖补资金149.69万元、下拨赣县区276个村级农家书屋2019年出版物补充更新资金38.64万元以及戏曲进乡村专项资金57万元;文化馆、图书馆2020年度免费开放资金各20万元(其中中央12万元,区级8万元),博物馆2020年度免费开放资金100万元(其中中央95万元,省级5万元)。

2、实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以来,赣县区结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整合辖区优秀文化人才资源,扎根基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依托馆内资源,一方面开展区级培训辅导活动,举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班、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三区”文化志愿服务者和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舞蹈、声乐、器乐等培训活动,每年按计划培训100名农村文化骨干人才,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持续性地提升基层文艺团队的骨干力量,以此带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今年5月组织了全区147名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员参加了全省贫困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农村电商实务线上培训,提升了基层文化管理员的电商能力。

3、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一是打造移动阅读新平台。区图书馆采购了多台歌德电子借阅机、少儿学习一体机、3D立体平板,提供海量图书、视频等优质阅读资源,保障读者手机端随时随地免费阅读分享。围绕新书推介、阅读交流分享活动的新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推广全民阅读,着力在读者体验上下功夫,实现全民阅读优秀文化零门槛、零距离的共享。二是创新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服务方式和手段,打造了中国(赣州)客家生态文化旅游节这一文化品牌。中国(赣州)客家生态文化旅游节活动贯穿全年,包括樱花节、储潭油菜花节、湖江桃花节、宝莲山杜鹃花节、吉埠杨梅节等。在春节、中秋、十一等传统节日以及赣县客家生态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日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庆文化活动,2020年省旅发大会开幕式上的民俗演艺节目有《新长征再出发》、《云灯》、《媒婆嬉闹》、麒麟狮象灯、威风锣鼓等,受到嘉宾的欢迎,提升了赣县区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4、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牵头组建了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按照每月至少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3次活动的标准,组织文化文艺志愿服务者下到村(社区),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我们的节日”等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协调乡镇配合办好“乡村春晚”、全民阅读推广、送戏下乡活动等,培育形成新的节日习俗。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赣南采茶戏表演、群众体育比赛、公益电影放映、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存在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偏低,未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日常运行经费得不到切实保障。

二是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相称。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知识结构陈旧、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需要等问题。尤其是乡镇文化干事多为兼职,图书馆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五、对制定《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的意见建议

(一)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落实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保障底线,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公共财政文化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积极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资助和兴办文化事业,多渠道增加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衔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减免的各项政策。

(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加快建立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统筹,理顺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公共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高效使用。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实效。准确把握当前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和基层文化工作规律,注重需求评估和意见反馈,真正把群众意愿作为决策和服务依据,促进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效果。

赣州市赣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20209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