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职海军时,一位朋友向他打听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建潜艇基地的事,罗斯福看了看四周,轻轻地问:“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回答:“能,当然能,我会守口如瓶。”罗斯福微笑着说:“那么,我也能,我也能守口如瓶。”
国家有机密,企业有秘密,个人有私密。作为领导,切忌信口开河,开口前,肠必一日而九回。作为个人,谨开口,慢发言,说一句留三分。无论上级还是下级,在保密方面,君子应洗心,小人应革面,不可和做人爽直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混为一谈。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鸿门宴》从某种方面来说,是一部谍战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然而,沛公所有的秘密都被泄露给项羽。项羽身边也有刘邦的谍报人员,楚左尹项伯第一时间将情报送给沛公。“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刘邦放低姿态向项羽谢罪说:“今者有小人之言,让将军和我产生裂痕。”项羽不堪一激:“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项羽的解密,马上产生人头落地的效果。“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刘邦完胜,项羽完败,楚汉之争大体亦如是。古人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金玉良言也。
文人一般嘴巴大,信口开河,为逞一时之快,百无禁忌,因此被“诛杀”无数。晏殊官拜宰相,骨子里是文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完全是人情练达之词。同时,他又是保密模范。
一天,宋真宗召晏殊入宫,交给他一份官吏任命名单,命其草拟制书。晏殊看罢,连忙对真宗奏道:“臣是外制,不敢越职草拟这样的秘密文件。”真宗觉得有理,便另外找人。晏殊又向皇上奏启:“臣已经知道内容,担心出宫后会泄露,请求在学士院借宿一晚,明日再出宫。”宋真宗对晏殊的保密意识大加赞赏。第二天制书发出,晏殊发现内容与昨天所见的名单大相径庭。虽然事有蹊跷,但因为有很强的保密意识,晏殊始终没有对外泄露半句。
晏殊能当那么大的官,不是没有道理的。
摘自|《领导文萃》2025年6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