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人社局>计划总结>计划总结

赣州市赣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下载文件

今年以来,赣县区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市人社局的正确指导下,立足工作职责,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人社部门的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人才培育实现两个突破

一是国家级平台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前期积极努力,今年6月,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推荐了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谢福标同志为享受2023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并上报市人社局和省人社厅。上报“赣鄱俊才-双高人才”专业技术类(张未龙)和技能人才类(张小平)各一名至市人社局,其中张未龙同志已列入市人社局向省人社厅推荐人选。推选了区妇幼保健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堂海参加“江西省小儿外科微创技术”高级研修班,为提升我区小儿外科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供了重要抓手。

(二)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四个提升

一是就业之家服务提升。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20个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的“四有”就业驿站,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开“5+2”就业之家建设,提供“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打通了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延伸了公共就业服务触角。

二是劳务品牌价值提升。围绕赣县区稀金支柱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了赣县区“稀金工”劳务品牌,组织开展稀金工培训12期,培训稀金工504人次,输送稀金工人才达680余人,劳务品牌就业人数达到3540人,“稀金工”队伍持续壮大,弥补了我区没有劳务品牌的空白。

三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动宁都技师学院和赣县中等专业学校开展合作共建,打造我区示范性稀金人才培养基地—赣县区稀金产业智造学院,并开设了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等5个中职类专业,共21个班877人,大批量、规模性培养稀金产业相关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助推我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创业带动活力提升。推动赣州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认定为省级孵化基地,成为赣县区企业孵化和个人创新创业的摇篮。同时利用赣县区富硒农业优势、生态优势,以“合作社+直营店+产业基地”的孵化形式帮扶五云镇建设了五云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农户种植大棚绿色有机认证蔬菜,助推全区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农富农。

(三)劳动仲裁实现效能提升

针对我区企业因经营不善、发生重大变故或搬迁厂房导致的破产、大规模经济性裁员、拖欠员工工资和员工大规模集体离职等问题,讨论研究提出了“绿色速裁速调”机制,由我局及时介入,研判当前企业承担责任风险程度,研究制定最佳解决方案后召开员工代表大会开展对员工进行安抚、倾听员工诉求、说明利害关系、宣布解决方案,对同意调解的员工即时作出调解书,及时防止矛盾纠纷继续扩大,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在稳定扩大就业上“做文章”,就业创业稳中有进

坚持政策推动、活动帮扶、培训提升、创业带动,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48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85人,全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是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全年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失业人员技能提升补贴、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贴、等467.54万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扩岗吸纳就业,全区共发放创业贷款187034607.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38.67%;其中,为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6227.5万元。

二是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持续加强。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全区公益性岗位共安置4723,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拨付脱贫劳动力交通补贴19631791.67万元,拨付园区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补贴39240.75万元。拨付见习补贴69.69万元,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7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13人,发放社保补贴1099.33万元。

三是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全区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101期共计3479人次,拨付培训补贴58.05万元,有效提高了群众就业能力。依托宁都技师学院和赣县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共建稀金智造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开发、整合、培养稀金专业人才资源。

四是就业服务不断优化。打造公益性零工市场,接续组织脱贫劳动力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等线上线下招聘会37场,推送岗位信息93期,累计发布岗位19699,达成就业意向3675人。帮助企业招工2800余人,组织专车为赣州富士康送工99人,目前已入职29人。

(二)在人才招引培养上“破难题”,人事人才创新求进

一是职称改革形成新格局。首次在高级职称申报时设立“职称池”,优化职称评价体系,新增讲课能力测试环节。同时,重点对在艰苦偏远地区长期任教的乡村教师倾斜,实施不占岗位数申报副高级职称。

二是人才引育实现新进展。开展“魅力稀金+才聚赣县”组团引才等活动,分别引进(培育)省外本科以上或急需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正高职称)、急需紧缺人才、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76人、17人、108人、3人。对新获正高职称、副高职称、科研人才兑现政策奖励共141.5万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8人,指导招聘教师356名、卫技人员121名。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三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开展我区2023年度“十大技能工匠”及“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申报,组织参加赣州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我区共有28名选手获奖。协助企业申请自主评价企业,目前我区具备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企业2家,企业自主岗位技能培训技能人才1725人,职业技能人才评价607人、高技能人才47人。

(三)在提升社保水平上“下功夫”,社会保障扎实推进

一是持续推动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参保。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结合“百千万行动计划”、“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参保。全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77314人、28520人、49525人。

二是全面落实特殊人群应保尽保。持续推进退役军人、被征地农民、禁捕退捕渔民、城镇困难群众等人群参保政策落实,累计为符合条件的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393.18万元,确保应保尽保、应发尽发。

三是社保基金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不断完善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违规冒领社保待遇追缴工作,提高基金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

(四)在保障劳动权益上“出实招”,劳动关系和谐共进

一是强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受理线下线上举报投诉案件累计2011件,累计为3598人追讨工资等待遇4102万余元,案件办结率为95%73个新建工程项目开通了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系统并办理农工工资保障金手续,缴纳民工保障金7923.498万元。

二是完善仲裁调解机制。共处理劳动争议398件,受理劳动鉴定案件共154件。大力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工作,在街头、企业园区设置的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开展调解,释明法律法规,从源头化解劳动争议纠纷。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院+工会+人社、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等形式,探索多元化解纷途径。

(五)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赋智能”,公共服务全面升级

一是惠企政策送上门。召开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社保补贴政策培训会、参保扩面征缴宣讲会6场,广泛宣传解答社保补贴策,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二是智能管理促规范。推行电子劳动合同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也是深化数字人社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区已完成劳动合同电子化15000余份,完成率达到288%社保卡制卡14362张,15个乡镇开通即时制卡网点,4个乡镇开通非即时制卡网点,实现全区所有乡镇社保卡制卡全覆盖。

三是服务企业减负担。全面提升窗口服务,优化经办流程,办理就业登记2980人,失业登记5104人。扎实开展“131”服务,即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全面发挥失业保险稳岗扩岗作用,全年累计稳岗返还481家企业失业保险费273.91万元,减免1107家企业失业保险1569.36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贴29.4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

(一)社会保障离“应保尽保”还有较大距离。一是中小微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参保意愿降低,中断缴费现象时有发生,欠费情况持续加重,灵活就业人员因经济困难中断缴费存在。二是企业、群众参保意识不够强,部分企业职工存在应保未保、已保未缴、已缴停缴等现象。三是乡镇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强,没有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传导压实到位。

(二)社会保障治理体系、智慧化仍有进步空间。治理的科学、高效是社会保障改革的重要目标。存在社会保障的管办不分现象突出,经办服务体系的独立性和专业化程度不够,经办服务能力不足。

(三)引才渠道仍然不够宽阔。区内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比较困难,区内举办的招聘活动影响力有限,传播范围不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四、2024年工作打算

(一)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倾力打造“5+2就业之家”等公共就业平台,持续建设区乡村组四级网络,推动形成我区“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常态化提供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二是围绕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重点扶持个体工商户等群体,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创新创业。组织和指导企业、创业者参加创新大赛,打造“赣县创业”“赣县创新”名片。三是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立足我区产业发展实际,立足校企需求,引导高校与园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创新家政服务、种养殖技术、直播电商、抖音短视频等培训形式,积极组织企业职工、培训群体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提高培训质量。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开展“百千万行动计划”“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强参保、续保政策宣传,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中断缴费群体及时推送助保贷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等惠民政策信息。对行动不便等特殊需求群体,主动提供上门经办等个性化服务。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省级人才工程人选选拔推荐力度,争取更多的人才入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继续深化改革职称制度,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县管校聘”工作。优化专业建设,建强校企政沟通机制,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出校理论知识扎实,入企则人岗匹配,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专业优化,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

(四)科学研判化解风险,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根治欠薪为重点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劳动监察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力度,推进智慧监察、智慧仲裁系统建设,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构建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加快标准化仲裁院建设,切实提升调解仲裁质效。加强矛盾和隐患排查,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研判,完善就业风险应对预案,着力防范化解阶段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