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发改委 > 计划总结 > 计划总结

赣县区发改委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发改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坚决贯彻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和开展五大活动,全面推进发展改革工作提质增效,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抓项目扩投资再创新高。扎实深入开展项目大会战和重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着力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审批效率提升、要素保障提质三大会战,不断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投资拉动效益明显。一是固投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区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排名情况未出)。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列入市调度“百日攻坚”项目共68个,29个推进开竣工项目已全部完成开竣工;加快推进建设的18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2.25亿元,超时序完成70.14个点。5个征地拆迁项目共完成征地1573亩,征收房屋500户,完成率100%重点项目储备到位,全区已提报2022“八大行动”重点项目154个,年度计划投资377.39亿元。项目个数、年度计划投资分别比2021年增加了29个、31.7亿元。三是推动重大能源项目有序实施。瑞金电厂二期项目顺利竣工进入调试阶段。与国电投签订新能源开发合作协议,57个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97万千瓦)先后纳入了省级、市级光伏发电规划库,国家投赣县区韩坊镇100MW农(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投资4.5亿元)成功纳入江西省第二批年度优选项目,预计年底正式开工。赣县抽水蓄能项目成功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实施的重点项目。

(二)经济平稳运行保障有力。一是高质量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前期调研、文稿起草、讨论审议和反复论证修改,高质量完成了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并顺利通过了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二是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扎实有效。广泛深入乡镇、园区、企业调研,形成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和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等各类调研报告10余篇,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前三季度,全区GDP增长10.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三是加强商品价格监管认定。强化价格的动态监测和变化趋势分析,监测上报各类价格数据4000多条。积极开展企业资产审验,对10家企业进行了资产审验,认定金额17000万元,为政府准确把握全区招商引资情况提供有力依据。抓好涉案资产价格认定等工作,累计办结各类价格认定170余件,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

(三)争资争项争政策卓有成效。一是争资争项成效明显。截至11月底,全区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5.96亿元,完成全年总目标任务的99.9%。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8个、资金8771万元,争取专项债项目17个、资金12.87亿元。二是争政策试点成效明显成功争取自然资源部和科技部出台新一轮对口支援配套支持文件,科技部明确在培育建设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等方面给予赣县区明确支持;自然资源部明确在土地增减挂等用地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争取中国地质科学院在我区开展赣南离子型稀土绿色开发示范工作试点。三是苏区振兴政策对接落实成效明显。牵头起草制定了《区委  区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积极对接国家、省、市“N+X”政策体系,全面落实我区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解读宣传,组织区级宣讲团在19个乡镇、赣州高新区、教育系统和区直机关开展22场巡回宣讲活动,直接受众2000余人。

(四)优化营商环境创先争优。组建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全区营商环境水平显著提升。在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区营商环境县级层面得分列全省第4、全市第1,赣州高新区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园区称号。一是政策兑现零折扣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在全市率先建惠企政策兑现赣县营商在线数字平台开通线上办理事项50项,11月运行以来,线上共受理及办结兑现惠企政策144件,兑现资金 2262万元,极大提升政策兑现便捷度。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减免税费9600多万元,兑现惠企政策奖补资金1.53亿元,发放五个信贷通贷款3.67亿元。二是帮办代办零操心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和赣州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政务服务帮办中心,组建了帮办员队伍,为企业在注册登记、工程报建、竣工验收、惠企政策兑现等领域,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帮办代办服务,变企业跑部门跑三是精准帮扶零距离健全完善了企业帮扶机制,全区42名区领导和区直单位分别挂点联系园区160余家企业,赣州高新区和区直单位300余名干部下沉企业一线、项目现场,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

(五)新动能培育步伐加快。一是服务产业平台建设有新突破。成功争取赣州高新区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全标生物获批试点企业。争取省级创新能力建设、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新基建等专项资金540万元支持全标生物、联锴科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一期及高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新突破。组织企业申报2021年全国、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展示项目,争取全标生物、腾远钴业获批市级第四批双创基地。三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有新突破。引导企业申报省级军民融合企业,争取上级军民融合资金,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军民融合奖励资金70万元。锐科合金成功获批省级军民融合企业,赣江创新研究院某研发项目成功获批上级军民融合补助资金100万元。

(六)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强化两高项目管控。完成全区高能耗项目梳理,梳理出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煤以上项目2个,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年综合能耗1千吨至5万吨标煤以上项目20个,已建、在建项目均已办理节能审查意见,严格按照节能审查要求控制新建项目。二是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监察。积极协调4家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聘请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节能监察,进一步量化企业用能数据,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检测评估,及时纠正能耗数据多报错报的情况。三是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探索开展生态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区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建立开展用能权、排污权等市场交易体系。利用“6.17”全国低碳日和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日,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行动。

(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精准衔接。全面落实5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的要求,突出抓好驻村帮扶、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一是驻村帮扶保障有力。向江口镇优良、龙舌、安坑派驻3个驻村工作队,安排帮扶干部28人(含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9名)结对帮扶脱贫户(三类人员)84户。委主要领导带头下村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确保人员到岗到位、帮扶到户到人、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补上补齐。二是光伏电站收益保障有力。全区182个贫困村470个光伏扶贫电站共计1.82万千瓦装机全部纳入国家补助目录,关联脱贫户13362户。截至11月底,全区扶贫电站并网电量1840.26万千瓦时,结算收益1564.22万元,有效利用小时1010.91小时,平均为每村增收8.59万元。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保障有力。2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面落实点长负责制,安排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或人大主席担任点长,统筹协调搬迁户后续扶持。对15200人以上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所在村派驻工作队,按照搬迁到哪,跟踪帮扶到哪的要求,所有搬迁户均落实干部帮扶。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了消防、地质灾害隐患等排查,加强安置社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强化了管理服务制度建设,落实社区管理人员65名。

(八)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方位推进机关党建“三化”提质增效和质量过硬,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促进。一是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三学”“三进”“三聚力”充分发挥党史学习大课堂、党性锻炼大熔炉、发展改革先锋队作用,全力争当党史学习教育“排头兵”。今年共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13次,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将《中国共产党简史》等8本书作为必学书目,督促引导干部系统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把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围绕教育、医疗、住房、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等方面办理民生实事项目19项,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围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和质量过硬重点项目清单要求,压实党党工作责任,认真对照区直机关党建工作“四级五岗”责任清单,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积极开展“思想大解放”“工作大比武”等活动,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干部思想作风不断改善。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把讲政治、对党忠诚作为第一遵循,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力。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党组主体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通过党组书记上廉政党课、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加强正面典型激励和反面警示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委今年的不少工作都取得突破,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争资争项积极性不够。受疫情影响和换届等原因,各单位赴北京、南昌对接联系次数偏少,主动外出开展争资争项有畏难情绪。二是综合协调作用有待加强。作为综合部门,我委牵头推进的三大战略、环境大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等综合协调工作较多,在协调部门形成合力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135”工作思路,围绕全面建设活力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赣县目标,不断推进思想观念更新,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激发动力,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工作,更加有效的方法破解难题,推动全区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好战略推进大文章发挥好牵头部门综合协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三大战略各项决策部署。一是全面落实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全力抓好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政策衔接落实,积极发挥对口支援优势,围绕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字号重大平台建设,争取更多资金、项目和试点示范政策。二是深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进赣州高新区与深圳高新区合作共建,争取尽快达成一批具体合作事项,形成合作成果围绕我区钨与稀土、电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积极与大湾区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争取大湾区科技成果在赣州高新区等园区转化应用。三是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开展乡镇建设三年行动,加大圩镇环境整治力度,全方位提升乡镇建设水平。加快融入五区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赣南大道快速路三标段、汶潭大道、汶潭大桥和螺溪洲大桥建设,争取尽快启动金龙快速路、虔东大道提升改造,促进五区快连快通。围绕棚改、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计划两年完成的目标,区块化推进城东、城南、城西区域4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二)强化项目建设硬支撑深入开展项目大推进行动,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强项目调度,破解节点难点问题。树立争先创优意识,争创一等工作,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工作要求抓实抓细,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力、落实力。围绕“八大行动”154个重点项目,加强多形式多层次调度,定期查找梳理项目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台帐,协调、督促责任单位及时破解节点难点问题,推进项目顺利建设。二是抓在建项目。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前期、招商项目抓落地的总体要求,重点推动腾远钴业二期、吉锐新能源、赣州稀土集散中心等续建项目年内建成,加快中科三环、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二期、永磁电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开工建设江钨产业园、康晋电气、江丰电子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茅店航电(水利)枢纽、大埠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督查落后项目。加强项目建设督查力度,持续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认真查找落后时序进度的项目在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沟通协调,形成部门合力,及时解决节点难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夯实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基础。抓住长赣高铁年内开工契机,配合协调国家重点项目红线内征折工作;争取省重点项目G323国道改线工程项目可研及初设获省发改委批复,使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三)优化营商服务软环境树立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理念,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用更具精准性和实效性的举措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我区营商环境长效化建设。一是将品牌树起来。着力围绕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增便利,实施“3+7”攻坚提升行动,持续推进营商环境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全力打造干就赣好营商环境标杆。二是让措施硬起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出台一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围绕工程项目报建审批程序繁杂、时限长等问题,优化并联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三是促机制活起来。建立完善政企圆桌会议等常态化沟通协调制度,畅通拓展政企业沟通交流渠道,通过开展政企沟通协调、重大涉企政策问询,多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做到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完善营商环境日常监督评价机制,通过聘用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等形式,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评价,提升营商环境监督质量和效率。

(四)激发工业倍增新动能围绕中国稀金谷建设和服务首位产业发展,立足职能做好资金、政策、平台争取工作,加快推进工业倍增升级三年行动。一是积极争取产业扶持项目资金。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先进制造业等专项资金,加大企业发展支持力度。积极申报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产业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永磁电机产业园等重点平台项目,提升平台承载能力。二是加强试点示范平台申报。积极开展企业相关政策申报辅导,全力抓好国家和省级双创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申报工作。三是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协同赣州高新区经发局、区工信局等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进更多具备军民融合条件的项目落地。争取已上报的省级军民融合企业、资金成功获批。

(五)厚植生态文明大优势强化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部署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推进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一是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节能降碳提效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节能降碳提效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尽快完成13个重大项目的能评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大项目能耗指标,争取华能电厂一期、二期能耗单列,解决华能电厂二期、中科三环等重大项目能耗约束。二是加大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力度。认真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后续整改工作,按照不瞒实情、不找借口、不留后患的整改要求,实行整改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确保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实行闭环销号、重点问题限期整改,建立完善整改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三是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水保科技示范园,加强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大力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设备研发推广,深入开展节能降碳全民行动,推动节能服务产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