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城市社区信息公开目录 > 石芫乡 > 计划总结 > 计划总结

石芫乡2023年上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访问量:

2023年以来,石芫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盯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咬定目标,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稳步巩固提升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今年以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截至2023613日,全共有脱贫人口7943153人;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共有监测对象53192人,其中未消除风险共28117人,消除风险25户75人。

(一)责任落实方面。严格落实“五级书记”责任制,压实村两级书记责任,组建成立1个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构建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建立党政领导村工作机制,组建包村工作组深入村级指导和督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认真执行“月动态”工作机制,党委政府每月研究一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部署工作。在开展“月动态”的基础上,精心谋划、扎实开展2023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保持工作力度不减,持续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二)政策落实方面。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班子会、两级干部会等,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最新工作部署,持续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等政策学习,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以政策落实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一是产业帮扶。深入推进“一村”“一乡一特”,以“将石芫蔬菜产业打造成为蔬菜产业示范样板区”为目标导向,持续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培植落实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培育脐橙、蔬菜、油茶、甜叶菊、烟叶等农业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畜禽、蜂蜜、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落实消费帮扶、产业奖补、技术培训等政策,鼓励脱贫户发展产业。2023年,截至目前,全乡粮食播种面积达5378亩。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推动“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金盘山背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石芫乡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切实增加群众产业发展收入。二是就业帮扶。积极落实就业帮扶政策,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车间、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脱贫人口实现就业。2023年上半年,全乡共有公益性岗位181人,其中护林员18人、农家书屋管理员6人、光伏基地维护员10人、村庄环境管护员89人、河道保洁员16人、乡村公路养护员31人、饮水工程管护员7人、易地搬迁管理员4人。本年度共申报1次交通补贴,省内379人,113700元;省外335人,167500元。合计共714人,金额281200元。三是“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持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筑牢饮水安全保障。建立农饮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饮水安全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群众用水方便、安全、有保障。全面进行水质检测全覆盖,确保所有农户饮水安全率达100%。综合运用动态管理、实地调研等方式,压实各方责任,防止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全无辍学学生。2023年上半年,共申报“雨露计划”139人,补助资金20.85万元。广泛宣传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扎实做好资助参保工作,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群体100%参保。严格工作要求,定期不定期走访农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聚焦因病致贫,扎实做好上门医疗服务和康复健康宣传教育。结合上级工作要求组织干部对全乡住房做到统一排查,特别是对全乡辖区内低收入人群的1837栋住房实行每月一巡查制度,做到有情况地及时申报项目给予解决。加大农村建房审批管理,坚决防止杜绝将新房建在滑坡体等地质灾害隐患点上情况发生。持续加强风险综合分析研判,聚焦季节性缺水和旱情蔓延等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四是社会保障。认真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临时困难救助等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性政策的兜底作用,牢兜牢综合保障底线。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发挥兜底保障脱贫功能,全乡低保户935人,特困户44人,2023年上半年发放低保资金247.6万元,特困资金28.4万元。加大残疾证办理力度,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2023年上半年发放“两项补贴”27.4万元。加大临时救助力度,2023年已救助困难群众13户,发放资金3.2万元,防止因突发性困难致贫返贫。五是金融帮扶。用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重点排查符合贷款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是否做到应贷尽贷,贷款用途是否符合规定。用好用活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脱贫户以及边缘易致贫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今年截止6年初已放款86户420万,尚未到期,用于扶持脱贫户及监测户发展产业。持续对贷款户做好定期跟踪回访,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符合政策的贷款户开展续贷和合理追加贷款等工作。六是抓实资金项目管理。坚持增加政府扶贫投入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重,按照标准安排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健全与脱贫攻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向上争取资金、盘活存量资金、压缩一般性开支等方式,多方筹措、全力保障,集中财力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3年以来,全乡15个扶贫项目全部已落实了施工方并开工,15个项目已完工,共投入扶贫资金369.8万元。其中公益性资产项目19个,资金36.5万元,到户类项目0个,资金0万元,经营性项目0个,资金0万元。建立了扶贫项目管理、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动态监控、绩效管理等机制,确保资金运行规范安全、精准有效。已完成2013年以来扶贫资产清查,建立资产管理台账,涉及6130.664万元资金,272个项目。公益性资产有199个4293.814万元,到户类资产有51个1710.37万元,经营性资产有22个1426.48万元。七是问题整改落实。认真对照《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局江西省暗访调研共性问题》《全省一季度视频会议通报问题》《石芫乡关于综合国考、省考、日常暗访调研反馈问题》等中指出的问题以及区级督查反馈问题,举一反三,主动认领,制定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均落实到位、见到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脱贫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有的脱贫户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外部"输血"脱贫、自身内生"造血"能力不足,尚未形成稳定的财产来源。如果现有政策突然退出,返贫风险和压力很大。一方面,存在因病、因残、因灾等不可预测不可规避的风险易返贫问题。此类脱贫户一旦家庭遭遇疾病、灾害或意外,将随时导致返贫风险。另一方面,存在部分脱贫户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缺乏,内生动力不够,"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易出现返贫风险。截至目前, 我乡还存在 28 户返贫监测户,其中大部分都以因病、因灾、劳动技能缺乏、弱劳动力为主。

二是乡村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强化产业支撑,我乡现有的传统农业产业底子薄、基础弱,耕地集约化水平不高,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效益低、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以产业发展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动力还不足。同时,很多产业发展项目的落地实施均需要用地,而受限耕地保护红线等土地政策,以及可用于发展产业土地资源稀少,最基本的土地要素都得不到有效保障,产业培植、壮大难上加难。

三是"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乡村振兴建设存在“重物轻人”现象,近年来,农村一线科技人才队伍弱化现象不断加剧。农村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不愿回乡,导致村干部队伍越来越难选,后备人才资源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需求。"三农"工作队伍人员配备数量不足,指导产业生产发展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较少,真正从农业专业院校毕业的就更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作为关键前提。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第一颗纽扣,必须“盯村入户”,把监测对象找准找全,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认定监测对象,注重年度集中排查和日常动态监测相结合,健全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和村级入户核查员制度,及时准确认定监测帮扶对象,做到应排尽排、应纳尽纳。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帮扶需求、发展能力等实施分类帮扶,及时落实针对性、精准性帮扶措施。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巩固提升,在产业扶持、就业促进、以工代赈等方面优先支持监测帮扶对象。统筹发挥农村社保兜底和保险救助功能,让监测帮扶对象享受更多惠民政策,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

二是以产业政策扶持为导向,发展特色产业。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增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打造切合实际的“一乡一业”格局。根据土地当前利用现状,制定出台相应政策打破局限性,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

三是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培养一批“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进一步强化服务,加大乡村人才引进,鼓励优秀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形成“专家直接到村、指导直接到户”的农业科技帮扶模式,着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建立健全保障、激励、竞争等各类机制,提高岗位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免除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吸引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人士回乡,确保各类人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四是坚持把乡村建设治理作为重点任务。立足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目标,统筹资源要素,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建设治理,确保干一件成一件。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乡村为农民而建,遵循城乡建设发展规律,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分类,合理定点、定位、定规模、定功能。着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大力实施乡村文明新风培育行动,扎实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治理方式,增强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主动性。广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发挥好乡村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有力整治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