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城市社区信息公开目录 > 长洛乡 >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长洛乡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访问量:

关于印发《长洛乡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审议稿)

各村、圩镇各单位:

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现将《长洛乡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赣州市赣县区长洛乡委员会

                   赣州市赣县区长洛乡人民政府

                  2023年3月31日


长洛乡开展全国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推进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全国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方案》、《中共赣州市委办公室、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共赣州市赣县区委办公室、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赣县区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发挥承上启下、以城带乡、以点带面作用,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平安长洛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长洛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内容

(一)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安建设体系

1.完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政法委员任常务副组长的长洛乡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治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社会治理定期研究工作机制,解决社会治理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

2.推进民安民生项目建设。将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社会治理专项规划,推动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精准化,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3.发展民主协商共建共治作用。提升村民自治能力,统筹推进各类协商渠道发挥作用,完善协商决策前和决策中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各村民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4.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有序推进群团组织体制改革,广泛组织各方面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青妇等发挥组织动员、教育引导、联系服务群众作用,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建设、重点人员帮扶、婚姻家庭邻里纠纷预防化解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5.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治理。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事务,调动圩镇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积极。

6.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 按照“实体、实用、实战、实效”要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乡综治中心通过招聘等方式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村明确综治工作具体负责人。健全完善综治中心日常运行管理机制,推动综治中心常态化运行。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推进“多网合一”, 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促进“民安”“民生”深度融合。

(二)创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城乡治理体系

1.探索“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组织建在网格上,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建成率不低于80%。推进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创新党员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广大群众的工作载体,推动党员联系群众、挂牌亮身份、志愿服务等工作,带动基层群众全面参与基层治理,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2.推动“完善制度+法律服务”。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建设公正权威的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3.实施“乡风文明+道德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客家人优秀传统,发挥新乡贤作用。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培育新风正气。

4.创新“群众议事+协商自治”。探索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基层议事协商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机制,发挥公序良俗引领、规范、约束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乡村夜话”、“屋场会”等活动,打牢社会治理群众根基。

5.实现“科技支撑+智慧政法”。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社会治理(平安建设)信息系统。

(三)创新完善信息主导、精准防控、归口处理的风险防范体系

1.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健全工作体系,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活动,依法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管理。

2.构建防控邪教网络。按照全面设防、精准防控的要求,健全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托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织密社会面防控邪教网络,防范各类涉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3.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严厉打击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传播。全面加强学校思政教育,严禁错误思想在校园散布、传播。

4.归口处理涉稳问题。推进党政班子联席会定期议稳常态化、制度化,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和“管行业、管领域,必须管稳定”的要求,落实党政分管领导和相关村(社区)牵头化解责任,健全完善分级分类动态管控机制,推动有关站所做好涉军群体、涉众型经济案件受损群体特殊利益群体等稳定工作。

5.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各村(社区)、圩镇各单位、各站所紧密协作的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重大涉稳风险,能够积极应对、快速处置。

(四)创新完善预测预警、多元联动、便捷高效的矛盾化解体系

1.创新源头预防机制。深化扩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动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准确评估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开展涉访法律服务,安排法律服务人员为上访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2.创新排查化解机制。坚持常态化排查矛盾纠纷,做实“客家矛盾客家调”工作,发挥好村调解委员会作用,大力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创新开展“网上调解”、“微信调解”。

3.创新评估预警机制。推动司法所人员、专职调解员与网格员无缝对接,对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进行梳理、归类、分析、研判,提高信息化研判预警能力。对可能存在心理异常的人员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风险等级分别实施预测预警,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4.创新衔接联动机制。落实调解、仲裁、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衔接和情理、法理、心理等结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5.创新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律师、“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纠纷调解工作机制等方式,拓宽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

(五)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实战化、专业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1.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深挖彻查、“打伞破网”、“打财断血”。 深入开展行业治乱和基层组织建设,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保持对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特别是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高压震慑态势。

2.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网。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智慧社区”建设,加强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实现行政村至少5个监控点、自然村主要路口1—2个监控点。深化加强村(社区)警务室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民警(辅警)” 100%全覆盖,提升基础防范和源头管控水平。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管理,强化流动人口、出租房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

3.建设公共安全防控网, 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建立行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防范和管控制度,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把好公共安全风险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

4.建设心理风险防控网。推动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心理服务人才培养,推动平台和专业力量在乡村全覆盖。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推动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50%。

(六)创新完善传承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队伍建设体系

1.突出政治思想引领。依托赣南苏区丰富红色资源,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全面加强各村(社区)党的建设,努力争创新时期社会治理“第一等工作”。

2.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四风”问题治理,坚决整治干部队伍中的“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

3.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配齐配强各村综治工作专职人员,解决各村人员不足、经费困难等实际问题。加强乡派出所、司法所建设。

三、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0年4月24日前)。根据中央政法委《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赣州市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赣州市赣县区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区委政法委有关要求,研究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全面部署。

(二)实施阶段(2020年5月-2022年6月).根据《长洛乡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照工作指引,细化各项任务及责任分工,全力推进各项试点工作,力争在202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取得明显成果。

(三)验收阶段(2022年7月一2022年12月).积极配合上级申请试点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圩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结合本村实际和本单位职责;部署工作落实,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乡党委政府成立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与平安长洛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合并运行,统筹推进试点工作。

(二)加强工作配合。各村、圩镇各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合力推进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单位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三)加强沟通对接。各村各单位要定期向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与区委政法委沟通汇报,主动报送我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特色做法。

(四)加强督导激励。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开展督导,每年对各村各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年度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关键指标。


附件:长洛乡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及  

 任务分工表


附件

长洛乡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工作指引及任务分工表

体系

重点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委 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 安建设体系

(一)完善党委领导体制

1.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乡党委切实加强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整体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考核。党委政府定期研究社会治理工作,乡村级每月至少一次,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党政办、各村

刘志强、各驻村领导

2.完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

(1)乡村两级全面建成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 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政法委员任常务副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解决市域社会治理重大事项和关键问题。

综治中心

余锋

(2)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发挥综治中心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等作用,加强社会治理领域调查研究,全面建立社会治安稳定形势研判分析制度。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郭华、邱名峰、余锋

(3)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政法委员(治保主任)加强对同级综治工作的统筹、政策指导。

综治中心

余锋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安建设体系

(一)完善党委领导体制

3.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

(1)明确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子成员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深化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直接责任和分管工作范围内责任。

党政办、综治中心

刘志强、余锋

(2)建立平安建设责任分担机制,科学界定和合理分配各村、圩镇各单位风险管控责任。

综治中心

余锋

(3 )健全市域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综治督导机制,完善差异化考核,强化结果运用,把相关工作成效纳入领导干部和各村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优评先和奖励惩处挂钩。

纪委办、党建办、综治中心

郭华、邱名峰、余锋

(4)建立市域平安建设奖惩政策,对平安建设年度先进村予以奖励,对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及时奖励,将平安建设考核结果纳入高质量发展和绩效考核,落实通报、约谈、挂牌督办、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制度。

纪委办、党建办、综治中心

郭华、邱名峰、余锋

(5)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超过96%。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郭华、郭华、邱名峰、余锋、余锋

4.提升乡镇和村 (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1)推动全乡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服务。

党建办、综治中心

邱名峰、余锋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平安建设体系

(一)完善党 委领导体制

4.提升乡镇和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2)整合上级部门支持村(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 村(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对村(社区) 内有关重要事项决定、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推动村(社区)减负增效。

民政所、财政所、各村

郭华、邱名峰、余锋、陈日中、各驻村领导

(3)加强村(社区)党建工作,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网格党支部 或党小组建成率不低于80%。推行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定期排查流动党员,实 现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创新党 员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广大群众的工作载体,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党建办

邱名峰

(4)妥善有序推进村改居工作,跟进和加强党的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民政所、党建办

曾宪林、邱名峰

(二)完善政 府负责体制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人财物保障

(1 )将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市域社会治理专 项规划,明确可量化、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

党政办、综治中心

刘志强、余锋

(2)推进落实一批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项目。将“雪亮工程”、专门学校建设、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等社会治理重点工程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综治中心、财政所、卫健办

余锋、陈日中

(3 )公共财政有效保障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将更多财力用于可能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领域难题。

财政所、综治中心

陈日中、余锋

2.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1)充分用好市域地方事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 服务”建设,完善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有关公共服务事项凭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一证通办”。

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综治中心

郭华、邱名峰、余锋、叶毅、余锋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 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平安建设体系

(二)完善政 府负责体制

2.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2)推进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村级覆盖率不低于90%。90%以上的村(社区)可直接办理或代办政务 服务事项。健全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

便民服务中心、民政所

刘志强、曾宪林

(3)建设并打通政务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构建微端融合、服务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更为精准及时地提供公共服务。

便民服务中心

刘志强

(三)完善民主协,体制

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1)发挥各类协商渠道作用,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落实机制,就市 域内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 协商。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社会组织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综治中心、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站、民政所

余锋、钟桂林、曾宪林

(2)制定乡协商事项清单,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创新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基层议事协商制度。

综治中心、党建办、各村

余锋、邱名峰、各驻村领导

(3) 100%的村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 谈、妇女议事等协商活动,100%的村(居)建立村(居)民会议、村(居) 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

民政所、 党建办、妇联

曾宪林、邱名峰、邱梓桂

(四)完善群 团助推体制

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 梁纽带作用

(1)明确各类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 用,广泛组织各方面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

综治中心、团委、妇联、工会

余锋、邱名峰、邱梓桂

(2)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发挥组织动员、教育引导、联系服务群众作用、 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建设、重点人群帮扶、婚姻家庭邻里纠纷预防化解和劳 动者权益保障等工作。

团委、妇联、工会

邱名峰、邱梓桂、陈日中

(五)完善社 会协同体制

1.充分发挥社会 组织作用,推进 社会组织积极参 与社会治理

(1)加强圩镇单位党的建设。

党建办

邱名峰

(2)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建立健全检查、评估、社会监督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和诚信自律。

民政所、便民服务中心

曾宪林、刘志强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 委领导、政府负 责、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平安建设 体系

(五)完善社会协同体制

1.充分发挥社会 组织作用,推进 社会组织积极参 与社会治理

(3)创新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乡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活动场所覆盖率不低于50%。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民政所、便民服务中心

曾宪林、刘志强

(4)结合实际执行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确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重 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财政所、综治中心

陈日中、余锋

2.调动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

鼓励引导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承担社会责任

综治中心

余锋

3.创新组织群众、 发动群众机制

(1)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低于全乡户籍人口的1%。。

民政所

曾宪林

(2)探索社会工作职业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网格管理、 矛盾调处等工作。

民政所、 综治中心、司法所

曾宪林、余锋、邱梓桂

(3)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汇集至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农村地区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8%。乡镇设有志愿服务站,有至少1个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团队。

民政所、综治中心、团委

曾宪林、余锋、邱名峰

(4)完善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广泛动员城乡群众 参与社会治理。

综治中心、民政所

余锋、曾宪林

(5)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和平安江西APP, 搭建平行、互动、多样的群众参与平台。

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

余锋、刘志强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平安建设 体系

(六)完善基层运行体制

1.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发挥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作用

(1)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赣 办字〔2019〕3号)和《关于深入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赣区办字〔2019〕97 )文件精神,加强工作力量配备综治中心通过招聘等方式配备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开展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等级化创评。

综治中心

余锋

(2 )将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保障。

综治中心、财政所

余锋、曾宪林

(3)综治中心建立组团式服务机制,保证民安民生事项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建立综治中心民生事项的收集流转交办督办机制,实现民生事项在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的常态化流转处置。

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

余锋、刘志强

(4)综治中心依据综治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综治信息日评选、周调度,月通报,季约谈,年评比制度,推进综治中心常态化信息化运行。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综治中心。

综治中心

余锋

2.构建部门协作机制

(1)依托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综治中心牵头、各部门紧密协作的跨领域矛盾风险综合治理机制。

综治中心

余锋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 委领导、政府负 责、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平安建设 体系

(六)善基层运行体制

2.构建部门协作机制

(2)明确政府各部门平安建设职能,各部门各负其责,履行源头预防本领域内矛盾风险,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广泛发动各系统、行业,组织开展“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边界”等平安创建活动。

综治中心

余锋

3.推进乡镇治理创新

(1)强化乡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司法所

邱梓桂

(2)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

综合执法大队、司法所

朱福林、邱梓桂

4.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

(1)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按照《社会治理风格划分和编码规 则》地方标准,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推动各类网格整合,建设“全要素” 社会治理网格,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全域覆盖,相关职能单位职责任务与工作力量同时进入网格,实施组团式服务。

综治中心、民政所、应急办、 综合执法大队

余锋、曾宪林、邱名峰、朱福林

(2)加强网格力量配备,建立网格员培训、保障、激励机制,一个网格配 备至少1名专(兼)职网格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每名网格员每日均网格巡查至少2小时;日均报送有效信息至少1条。实行网格员工作绩效考核,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解决网格员工作补贴,开展本网格员常态化业务培训。

综治中心

余锋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一、创新完善党 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平安建设 体系

(六)完善基层运行体制

4.推进社区治理 创新,深化拓展 网格化管理

(3)推动综治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一体化运行,建立健全基层综治中心常态化运行“六个一”机制。

综治中心民政所

余锋、曾宪林

(4)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加强村(社区)警务室建设,“一村(社区)一警 (辅警)”100%全覆盖

派出所

叶毅

(5)建立完善社区群众自管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紧密融合

居委会、 综治中心

朱福林、余锋

(6)打造“枫桥经验”乡村版,以“无违法上访、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邪 教、无黑恶势力、无公共安全事故、无毒害、无群体性事件”等目标。开展

“平安村(社区)”、“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等建设活动。

综治中心派出所、应急团委

余锋、叶毅、邱名峰、曾宪林

二、创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 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把政治建设贯穿 于社会治理全过 程和各方面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 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办

邱名峰

(2)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 进农村、进社区广泛行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 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建办

邱名峰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二、创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 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一)发挥政 治引领作用

把政治建设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

(3)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实施“旗帜+网格”工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延揽到社会治理每个细胞,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维护基层平安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建办综治中心

邱名峰、余锋

(4 )辖区内以为单位,全面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 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候选人区级联审机制。

党建办民政所

邱名峰、曾宪林

(二)发挥法 治保障作用

1.建立公正权 威的市域法治 实施体系

(1)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项目依法决策机制。

司法所

邱梓桂

(2)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 制审核制度。严格确定行政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司法所综合执法大队

邱梓桂、朱福林

(3)加大扶贫、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食品药品,交通安全,教育考试等民生领域执法力度。

扶贫工作站、应急司法所综合执法大队派出所

卢紹帆、邱名峰、邱梓桂、朱福林、叶毅

(4)推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落地,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严格公正司法。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叶毅、邱梓桂

(5)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记录通报、责任追究制 度,落实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叶毅、邱梓桂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二、创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 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2.建设规范严密的市域法治

监督体系

(1)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完善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建立立体化、全天候、上下贯通的法治监督网络。支持公保护受损公共利益。

综治中心、派出所、综合执法大队、司法所

余锋、叶毅、朱福林、邱梓桂

(2)完善乡党委、纪委、综治中心对派出所、司法所的监督机制,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

综治中心、纪委办、党政办

余锋、郭华、刘志强

(3)人大每年对社会治理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或视察等监督活动不少于1次。

人大办

陈日中

3.建立务实管用的法治保障体系

(1)完善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学习内容,落实法治宣传相关国家规划,完善分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机制。

党建办

邱名峰

(2)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以案释法制度,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效推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合发展,实现法治精神向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入融合。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80%。

司法所

邱梓桂

(3)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全面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司法所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统筹矛盾纠纷、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功能作用。在村(社区)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全面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

司法所

邱梓桂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二、创新完善政治、 法治、德治、自治、 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3.建立务实管用的法治保障体系

(4)健全干警激励保障政策,构建响应需求,适应实战,全面发展的互通培养体系。健全司法辅助人员、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提升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综治中心、党建办、派出所司法所、 财政所

余锋、邱名峰、叶毅、邱梓桂、陈日中

(5)健全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司法所

邱梓桂

(三)发挥德治教化作用

1.大力弘扬 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1)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 良革命传统,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道德情操。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 程,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建设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宣传无神论,弘扬科学精神。

宣传办团委

卢绍帆、邱名峰

(2 )深入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妇联

邱梓桂

(3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主阵地作用,丰富和创新平安建设, 法治建设宣传载体手段,讲好“平安好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展示社 会治理现代化新气象,牢牢掌握社会治理宣传舆论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

宣传办综治中心

卢绍帆、余锋

(4)在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指导下,全面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指导协会商会等加强行业自律等建设,弘扬公序良俗。

民政所宣传办

曾宪林、卢绍帆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二、创新完善政治、 法治、德治、自治、 智治“五治融合” 的乡村治理体系

(三)发挥德治教化作用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开展乡风文明行动,整治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赌博败家等 不良风气,常态发布道德“红黑榜”,培育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恩奋 进等先进典范,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新风正气。

宣传办、 综治中心、派出所、 民政所

卢绍帆、余锋、曾宪林、叶毅

2.推进道德领域宣传评议工作

(1)加强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进一步细化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 保障政策,筹组见义勇为基金会,及时表彰见义勇为行为。

综治中心、 财政所、民政所

余锋、陈日中、曾宪林

(2)全面推进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等评议机制,设立善行榜、义举榜等平台,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

宣传办、民政所

卢绍帆、曾宪林

(四)发挥自治基础作用

1.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1)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

各村

各驻村领导

(2)统筹制定乡村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依法确定村(社区)工作事项。

民政所

曾宪林

(3)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规模和范围。

民政所

曾宪林

(4)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工会

陈日中

(五)发挥智治支撑作用

1.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

(1)把市域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推进社会治理多网融合等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规划。

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国土所

刘志强、余锋、王富

(2)加强政法干部信息化、智能化等能力培养。完善应用人才队伍引进、培养、激励、管理机制。

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

余锋、邱梓桂、叶毅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二、创新完善政治、 法治、德治、自治、 智治“五治融合” 的乡村治理体系

(五)发挥智治支撑作用

2.推进智能治 理深度应用

推进智慧公安、智慧司法行政和智慧法律服务等建设。

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

余锋、邱梓桂、叶毅

3.推进智能安 全风险防控

建立安全防控体 系。深入研判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研究智能治理有关法规政策和标体系,提升防范应对能力。

综治中心、派出所

余锋、叶毅

三、创新完善信息主导、精准防控、动态管理、应急联运的风险防范体系

(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

(1)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

综治中心派出所

余锋、叶毅

(2)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宗教极端和民族分裂活动、 深化反恐怖斗争。

派出所统战办

余锋、卢绍帆

(二)构建防控邪教网络

深入开展反邪教工作

(1)加强基层反邪教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邪教人员教育转发。组建覆盖乡村的防范邪教信息员队伍,建好用好各乡反邪教协会,依法取缔和打击“精神传销”有害培训。

综治中心派出所统战办

余锋、叶毅、卢绍帆

(2)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深挖打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做好涉邪教风 险预警处置。

综治中心派出所统战办

余锋、叶毅、卢绍帆

(三)强化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严厉打击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传播。

宣传办派出所党建办

卢绍帆、叶毅、邱名峰

(2)加强学校思政教育,配齐配强专职思政教师,严禁错误思想在校园散布、 传播。

中小学

卢绍帆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三、创新完善信息主导、精准防控、动态管理、应急联运的风险防范体系

(四)落实归口处理责任

完善重大涉稳隐患包案化解机制

(1)落实重大涉稳风险信访问题领导牵头包案化解机制,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全面摸排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遗留问题。

综治中心

余锋

(2)健全党政议稳机制,推进党政班子联席会定期议稳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分管党政领导和责任单位牵头化解责任。

综治中心党政办

余锋、刘志强

(3)全面落实涉稳突出问题分类归口处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 主办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稳定”的原则,全面 压实领导干部,职能部门,事业单位的矛盾化解责任,督促推动各各行业各系统及时有效排查化解各自领域的矛盾纠纷。

综治中心

余锋

(4)做好涉军、涉众等特定利益群众政策落实,帮扶解困,教育稳控等工作, 制定高风险主体处置应对方案,切实消除群体性事件风险隐患。坚持依法办案与化解风险,追赃挽损,维护稳定相结合,最大限度减轻涉众型经济案件受损群体损失。按照“全覆盖”“五有”等要求,全面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矛盾问题。

综治中心、 退役军人服务站、派出所

余锋、叶毅

(五)健全应急联动机制

加强应急处突工作

(1 )建立健乡综治中心牵头、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综治中心派出所

余锋、叶毅

(2)加强应急处突力量储备,经常开展应急处突演练。

派出所

叶毅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四、创新完善预测预警、多元联运便捷高效的矛盾化解体系

(一)创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机制

开展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强化访前、诉前法律服务

(1)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动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综治中心

余锋

(2)开展访前法律服务,安排法律工作者为上访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司法所

邱梓桂

(3)开展诉源治理工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诉前。推广诉前法律服务,探索“无讼村(社区)”创建试点,民事、行政等案件万人起诉率稳步下降至合理区间。

司法所

邱梓桂

(4)强化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矛盾排查化解,加强基层站所与村(居) 委会的衔接联动,构建预防“民转刑”案件工作机制,有效预防“民转刑” 案件发生。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妇联

余锋、叶毅、邱梓桂、曾宪林

(5)发挥利用好乡涉军维权站(所)、涉军维权机制,积极稳妥处理涉军矛盾纠纷,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退役军人服务站、武装部

曾宪林、余锋

(二)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坚持“客家矛 盾客家调”

(1)坚持定期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社情、舆情和公众诉求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有效处置苗头性风险的问题

综治中心

余锋

(2)发挥乡村调解组织作用调处基层矛盾纠纷。

综治中心、司法所

余锋、邱梓桂

(3)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全部按时录入综治信息系统,开展网上调解、协调、咨询等工作。

综治中心、司法所

余锋、邱梓桂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四、创新完善预测预警、多元联运便捷高效的矛盾化解体系

(二)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坚持“客家矛 盾客家调”

(4)加大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学校意外伤亡事故、山林土地水利矿产资源权属、环境污染等行业性、专业性社会矛盾调解力度

综治中心司法所

余锋、邱梓桂

(三)创 新矛盾纠纷评估预警机制

完善矛盾纠纷评估预警机制

(1)加强矛盾纠纷梳理、归类、分析、研判,对可能存在涉稳风险的突出问题和心理异常人员进行评估。

综治中心

余锋

(2)根据有关预警的规定,开展矛盾纠纷三级预警。按照矛盾纠纷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实时预警,定向预警,责任预警,及时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社会矛盾。

综治中心派出所

余锋、叶毅

(四)创新矛盾纠纷衔接联动机制

发挥综治中心指挥协调作用

(1)综治中心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第一位任务,将综治中心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指挥平台负责矛盾纠纷分流、指派、调度、督促、化解工作。推进诉调、警调、访调、行调、专调、仲调对接等工作,加强司法确认工作。

综治中心司法所

余锋、邱梓桂

(2)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完善调解、仲裁、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情理、法理、心理等有机结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综治中心司法所

余锋、邱梓桂

(3)推进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诉调对接中心与诉讼服务中心融合, 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化解资源,推动纠纷线上解决机制建设。

综治中心

余锋

(五)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激励机制

推进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调解

(1)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律师参与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拓宽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落实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非诉解纷方式司法效力保障机制。

综治中心、 司法所

余锋、邱梓桂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四、创新完善预测预警、多元联运便捷高效的矛盾化解体系

(五)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激励机制

推进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调解

2)建立基层调解组织专职调解员政府统一聘用制度,确保村(社区)专职调解员不少于1人、乡专职调解员不少于2 人,支持创建个人品牌调解室。落实“以奖代补”制度,对成功调解的矛盾 纠纷实行奖补。

司法所、综治中心

余锋、邱梓桂

(3)发挥司法行政等部门作用,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乡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发展

司法所

邱梓桂

(4)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建立法律、医学、心理等领域专业人员 组成的调解专家库。构建第三方参与调解的常态化机制。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提高调解员专业化水平。

司法所

邱梓桂

(5)在财政预算中保障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工作补助和人民调解员补贴 经费。

财政所

陈日中

五、创新完善立体 化、信息化、实战化、专业化的治安 防控体系

(一)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密切跟踪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开展十五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工作,及时堵塞行业监管漏洞,建立健全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打击防范长效常 治机制,建立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

扫黑办

余锋

2.对突出违法 犯罪保持高压 震慑态势

深化缉枪治爆斗争和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特别是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有效打击针对妇女,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派出所

叶毅

(二)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网

1.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

(1)建设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

综治中心、派出所

余锋、叶毅

(2)健全公安巡逻等社会治安机制,构建紧密衔接的地面、空中、网上防线,打造高效联动的核心、外围、远端防线。

派出所

叶毅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五、创新完善立体 化、信息化、实战化、专业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二)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网

1.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

(3)强化重点场所安全防范。

派出所

叶毅

(4)优化街面巡逻防控力量布局,科学调配干警,辅警及群防群治力量,建立不低于常住人口1%的专兼职平安巡防队伍,提高专职平安巡防队人员比 重。

派出所、 综治中心

叶毅、余锋

(5)推进“雪亮工程”和农村“智慧云眼”建设,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 控建设,实现行政村至少5个监控点、自然村主要路口 1至2个监控点。

综治中心派出所财政所

余锋、叶毅、陈日中

(6)推动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综治中心民政所派出所

余锋、曾宪林、叶毅

2.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管理

(1)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研究出台可操作的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居民化,统筹制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政策制度。 实有人口、流动人口及实有房屋等基础数据有效占比不低于90%。

派出所、 综治中心

叶毅、余锋

(2)加强社会矫正对象、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释解戒解矫人员等各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严格执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有奖监护”政策。

司法所、 派出所、 综治中心财政所

邱梓桂、叶毅、余锋、陈日中

(3)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四位一体” 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加强专项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

团委综治中心、中小学司法所派出所

邱名峰、余锋、陈日中、邱梓桂、叶毅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五、创新完善立体 化、信息化、实战化、专业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二)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网

2.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管理

(4)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对符合法定条件 的,纳入国家兜底监护。

团委、 民政所

邱名峰、曾宪林

(5)加强旅馆业、机动车改装业、废品收购业等重点行业的治 安、消防管理工作,落实法人或负责人责任。

派出所、 消防救援队

叶毅、朱福林

(三)建设加强公共安全防控网

1.把好公共安全风险源头关

落实公共安全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建立行业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和管控制度,确保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同步管安全稳定。

派出所、应急办

叶毅、曾宪林

2.把好公共 安全风险监 测关

完善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动公共安全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一体化。

派出所、应急办

叶毅、曾宪林

3.把好公共 安全风险管 控关

建设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完善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应急处置模式,加强处置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建设。

应急办

曾宪林

(四)建设心理风险防控网

1.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制机制

(1)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

卫健办、 综治中心

陈日中、余锋

(2)加强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依托级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

卫健办、 综治中心

陈日中、余锋

(3)建立完善医疗卫生健康系统、教育系统以及未成年人心理服务平台和心 理援助服务热线。

卫健办、中小学、团委

陈日中、邱名峰

2.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质效

加强公众心理健康宣传,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和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 进家庭,实现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50%。

卫健办、 宣传办、中小学

陈日中、卢绍帆

(五)建设网络安全防控网

1.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依法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监管,打击整治网络政治谣言,涉军敏感信息和其他有害信息,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网络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利益链条。

派出所

叶毅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五、创新完善立体 化、信息化、实战化、专业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五)建设网络安全防控网

2.加强网上阵 地管控

(1)做好政务(司法)公开、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公共服务。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综治中心、宣传办、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卢绍帆、叶毅、邱梓桂

(2)建立突发重大、敏感社会治理网络舆情分级报送和应对处置机制,健全落 实依法处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机制,妥善处置各类敏感舆情。

综治中心、宣传办

余锋、卢绍帆

(3)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社群健康发展探索网民诉求处理程序及反馈机制,推 进社区、网格群众工作微信全覆盖,发动党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人民调 解员等“进群”,建立相应的诉求收集、解决、回应机制。

综治中心、民政所

余锋、曾宪林

六、创新完善传承 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队伍建设体系

(-)突出政治思想引领

传承红色基因,打牢干部思想基础

(1)依托赣南红色资源优势,大力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践行苏区干部好作风,将红色基因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助推革命老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 以项目课题的形式,开展红色治理研究。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叶毅、邱梓桂

(2)加强党的建设,健全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集中轮训制度、理论宣传研究制度等。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叶毅、邱梓桂


体系

工程任务

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

六、创新完善传承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队伍建设体系

(一)突出政治思想引领

传承红色基因,打牢思想基础

(3)健全完善政治督察,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等制度机制,更好地把 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叶毅、邱梓桂

(二)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放 到基层

(1)结合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

综合执法大队

朱福林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资源、管理、服务下移,从解决群众最厌、最烦、最难的问题入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有效补齐发动群众参与,关心群众生活, 讲究工作方法方面存在的短板。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叶毅、邱梓桂

(4)加强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

派出所、司法所

叶毅、邱梓桂

(5)配齐配强司法工作力量,确保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

综治中心、财政所、司法所

余锋、陈日中、邱梓桂

(三)完善党管政法机制

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法规矩教育,争创新时代社会治理“第一等”工作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

余锋、余锋、叶毅、邱梓桂


(此页无正文)

赣州市赣县区长洛乡党政办公室        2023331日印发

相关文章